新聞中心

打牢農業高質量發展“地基”(高質量發展調研行)

發布時間:2025-01-17  浏覽次數:98 次  來源:人民日報

位于河南省鎮平縣的想念食品有限公司面粉加工車間裏,生産線晝夜轟鳴。經過30多道工序後,加工出的面粉雪白細膩。以這些面粉爲原料生産的“想念”牌面條、饅頭、挂面等食品,遠銷海内外,年産值達23.8億元。

“作爲‘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’,我們立足鎮平縣,建起了包含小麥種植、收購、儲存、加工、銷售各個環節的糧食加工産業鏈。”想念食品總經理常旭東說,“持續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,給了我們食品加工企業持續發展的底氣。”

好麥磨好面,需要好地長好糧。鎮平縣耕地面積超過104萬畝,目前已建成高标準農田58萬多畝,還有20萬畝在規劃建設當中。

乘車穿行于鎮平縣5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标準化生産基地,平坦的土地盡皆披綠,一拃多高的小麥苗長勢喜人。自走式噴灌機、固定式噴灌機忙着噴灑。

“高标準農田建設,增強了我們抵禦異常天氣的能力。這個冬天降水偏少,我們加大了澆灌力度,将有力保障夏糧優質、穩産。”鎮平縣副縣長黃玉說,鎮平縣同步推進高标準農田和綠色食品原料标準化生産基地建設,實行統一供種、播種、藥肥供應、技術指導、收獲、銷售,并衍生發展出糧食收儲、深加工等糧食産業全鏈條。“農戶願意種糧,企業敢于投資,糧食産業得到大發展,根本原因是打牢了高标準農田的‘地基’。”黃玉說。

截至目前,按照“田成方、林成網、路相通、渠相連、旱能灌、澇能排”标準,河南省已建成高标準農田9061萬畝,連續8年糧食總産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。

在河南溫縣黃莊鎮的高标準農田提升工程現場,水文墒情監測站正在安裝。機井、自走式噴灌機、監控探頭等正測試聯網,全部建成後,土壤和作物信息将通過物聯網實時傳送、處理。

“在現有高标準農田建設基礎上,我們力争到今年底‘更進一步’,完成對1500萬畝高标準農田的提檔升級,爲全省糧食年産能跨上1400億斤台階提供堅實支撐。”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處處長徐高立說。

建好高标準農田,如何管好、用好?

“巡查距離2公裏,巡查耕地400畝,幹得漂亮!”村級“田長”、鄧州市桑莊鎮桑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學亮在“河南一網兩長制”APP的提示音中結束了一天的耕地巡查工作。

“這個APP用上了北鬥導航,能精确規劃巡查路線。一旦發現亂挖、私占耕地等違法行爲,或者高标準農田設施失修、損壞,我就通過它拍照上傳,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派人處理。”李學亮告訴記者。

鄧州市按照“屬地管理、分級責任、全面覆蓋、職責到人”的原則,設置市、鄉(鎮)、村三級“田長”663人、網格員623人,讓每塊耕地都有人管護。

“對耕地保護,我們全面壓實各級幹部的責任。”鄧州市委書記鄧俊峰表示。

高标準農田設施中,農田機井和配套供電設施由于使用頻繁且不固定,并且裸露在外,比較容易損壞。長期以來,由于牽涉農業農村、水利、電力等多個部門,農田機井和配套供電設施的管護面臨一定問題。

河南省政府2020年3月出台實施方案,明确全省高标準農田供電設施高壓部分由國家電網投資、管理,低壓部分和機井由當地政府建成後,交由村委會、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護。責任厘清,管護主體明确,農田機井和配套供電設施的管護有專人負責,使用效率大大提升。

明确了管護主體,還要創新管護機制。漯河市召陵區探索對高标準農田實施網格化管理,建立“一長三員”管護機制——村幹部擔任網格長,老黨員擔任監督員,有技術、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管護員,農業專家、維修專家擔任技術服務員。

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提出,完善高标準農田建設、驗收、管護機制。我們要全面發力,确保高标準農田建好、管好、用好,爲扛穩糧食安全重任,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打牢‘地基’。”河南省委農辦主任,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、廳長孫巍峰說。

Copyright © 2017-2025 陝西林業産業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證000000号 | 技術支持:衆力網絡 | 百度統計